縣、區(qū)的政研室或辦公室等部門,不少都設有調研科,本意是傳承優(yōu)良作風,加強調查研究,從基層獲取真實情況,以供領導決策參考。但半月談記者走訪發(fā)現,基層部分本應帶頭搞調研的科室,整天忙于寫各種講話稿、匯報材料,很難邁出門、俯下身深入調研。
今年,中央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,而部分身處基層、主要職責之一即為調研的科室,卻沒空搞調研,這一現象不能不引人深思。
整天忙著寫材料,哪有時間搞調研?
“科室名稱雖然叫調研科,但干的不是調研工作,主要是為領導寫講話稿、情況匯報、會議紀要、起草文件等?!蔽鞑磕硡^(qū)政策研究室調研科干部說,科室一共4人,其中2人還是借調的,人少事多,遇到上級視察等情況經常要臨時準備材料,加班是常態(tài),根本沒時間深入基層了解情況。
“平均一周要給領導寫3篇四五千字的稿子。”東部沿海某縣委辦綜合調研科干部說,為了更好理解領導的思路,還要經常跟著領導開會,下基層調研成為奢侈,“三四個月能下鄉(xiāng)一次就不錯了”。
由于沒時間調研,不少政研室干部在撰寫文稿甚至在起草重要文件時,只能層層要材料。“因為對基層不熟悉,許多時候不得不依賴各部門的二手材料?!蹦车匾晃徽芯渴腋刹空f,有些材料對方不掌握,就繼續(xù)往下要,二手變多手,“年底在起草政府工作報告時,報告中提到的不少重點項目,在哪里我們都不知道”。
一些受訪的基層“筆桿子”表示,在辦公室閉門造出來的材料看似有文采,實則很空洞,因為缺少調查研究,很難提出真知灼見,指導工作、解決問題的作用不大。
“我們調研基本上是向各部門要材料、開座談會、網上搜索,有些面上的情況和數據還得向上級部門協調獲得,很少采取一線探訪、調查問卷、數據分析等方式?!币晃粎^(qū)黨委辦公室政研科干部說,這種材料來材料去的調研,深度、質量都不夠,最終只有在文字上打主意。
“有效輸入才能更好輸出,我們也想深入田間地頭、廠房車間了解情況,但寫材料都忙不過來,實在走不出去?!币晃粎^(qū)政府研究室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,他們每年最終形成的材料字數超過100萬,算上反復修改、多易其稿的材料,字數就更多了。“真正需要這么多材料嗎?又有多少人真正看過?”該干部說。
講話念文稿、出彩靠匯報、落實看材料
本該重視調研的基層科室也難得深入調研,折射的是部分基層領導干部對調查研究不夠重視、工作作風不夠扎實的苗頭性問題。
——部分基層領導不會講不敢講,凡發(fā)言必念稿。一些“筆桿子”表示,地方領導活動多、會議多,凡是領導要講話,一般都得準備講話稿,這一項就占所寫材料的60%以上。“有的領導要求高,事先也不溝通,有時幾百字、千余字的講話稿需要反復修改,非常折磨人?!币晃换鶎痈刹空f。
長三角某市下轄區(qū)政府辦公室負責人介紹,自媒體時代,一些地方領導擔心講錯話釀成輿情事件,導致普通活動、儀式上的領導講話稿也要層層把關,耗費大量時間精力。
——部分地方衡量工作干得好不好,主要靠匯報材料?;鶎痈刹客嘎叮捎谏霞壊块T對基層情況不一定熟悉,衡量工作成效優(yōu)劣,上報的材料就非常關鍵,因此一些基層領導要求匯報材料必須出新出彩。
為此,相關科室干部不得不絞盡腦汁咬文嚼字,用新詞、造新句、出新概念,講究排比對仗、引經據典、押韻上口,談成績濃墨重彩、說不足輕描淡寫,甚至不惜夸大效果、數據“注水”。但是細看,不少匯報材料沒什么干貨,很難真正把情況講清、問題找準、對策提實,還助長了虛浮之風。
——部分地方檢查工作落實情況,主要看材料、留痕。半月談記者采訪中多次遇到,問及工作落實情況時,基層干部就搬出厚厚一疊材料,將各種總結、圖表、照片等展示給記者看。有基層政研室干部說,少數上級領導和部門檢查工作時,不深入基層,不聽取群眾評價,主要就是看材料,所以材料越備越厚。
大興調查研究,基層需要“補課”
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。今年3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(fā)《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,對調研的重視可見一斑。有人認為,基層干部身處基層,深入一線的調查研究肯定可以常常進行,基層實情肯定能夠掌握清楚。其實并不一定。
重慶市委黨校教授侯晉雄認為,一些基層干部和部門沒時間精力、沒動力熱情、沒技巧能力去調研,從側面反映了基層反對形式主義、改進工作作風要久久為功。
領導干部要帶頭垂范,扎扎實實調研。領導干部只有雙手沾泥、雙腳著地,既調查又研究,肚子里才有貨,才不會缺了文稿就不會講話,才能更好地指導實際工作,作出正確決策。
既要看匯報材料,更要聽群眾心聲。侯晉雄表示,一些基層干部和部門之所以不調研,還跟“搞不搞調研不重要、只要把材料寫好就行”的心態(tài)有關。看匯報總結材料固然可以快速了解情況,但只有深入基層,聽真話、察實情,才能檢驗工作是否真正落實、問題是否真正解決,才不會被各種材料蒙蔽雙眼。
樹牢調研意識、增強調研本領。一些基層干部說,就算身在縣鄉(xiāng),如果長期待在辦公室,也會逐漸不會說群眾話語、不會察基層實情。建議加強基層干部調研培訓,通過實踐、授課等方式提升調研能力。
半月談記者:周凱李平陳圣煒 /編輯:姜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