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宗合久久超碰91超碰|欧美亚日韩黄色网|久草综合2020|久草视频综合网

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

“能出汗”的校園體育該如何保障?

2025-02-27 10:17
來源:新華網(wǎng)

新華社記者烏夢達、李春宇、趙旭

新學期伊始,北京發(fā)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簡稱“體育八條”),著重解決運動時長不足、體育“陰陽課表”等問題,讓校園體育充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(fā)展,確保孩子們“眼里有光,身上有汗”。

近年來,青少年“小眼鏡”“小胖墩”“小豆芽”“小焦慮”等問題備受關注,校園體育作為陪伴青少年成長的必修課,是體教融合改革的主陣地。從去年秋季學期的課間延長5分鐘,到本學期明確中小學體育課要“量質齊升”,北京在保障校園體育活動等方面持續(xù)發(fā)力,但學習時間是否被擠占、課程如何設置、校園安全責任如何認定等問題仍是社會關注焦點。

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的學生在打排球。

杜絕“陰陽課表”

體育“陰陽課表”是部分學校為了應付檢查,表面上安排了體育課,實際卻被其他課程,尤其是所謂的“主課”替代,以希望通過增加教學時間換得升學率的提高。長期以來,體育老師時不時“生病”成了幾代人的記憶。

國家衛(wèi)健委最新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.7%,其中,小學生為35.6%,初中生為71.1%,高中生為80.5%。如今,也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面臨超重和肥胖問題,校園體育亟需擔起更重要的健康育人職能。

“體育八條”明確要求小學和初中每天1節(jié)體育課,高中每周3至5節(jié)體育課,同時也要切實做好體育課的運動負荷監(jiān)測,杜絕“說教課”和“不出汗”的體育課,防止教學內(nèi)容碎片化、隨意性。

北京市豐臺區(qū)外國語學校學生在課間活動中。

“文化課學習更看重效率,不能一味追求時長。”北京市東城區(qū)體育教研員、特級教師王玉中表示,體育課時的合理增加,壓縮部分文化課時長,反而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。

北京市豐臺區(qū)外國語學校校長劉忠毅認為,無論是將課間10分鐘優(yōu)化為課間15分鐘,還是“每天一節(jié)體育課”,針對校園體育的改革能反映出教育理念的深刻變革,即從“分數(shù)至上”要盡快轉變?yōu)椤敖】档谝弧薄?/p>

打上“班級聯(lián)賽”

在項目安排上,“體育八條”將“三大球”列為重點之一,要求小學、初中將“三大球”至少一項納入體育課必修內(nèi)容,高中要開設“三大球”模塊教學,廣泛開展班級聯(lián)賽。

多年來,振興“三大球”一直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期盼,青少年代表著未來。2024年11月,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(lián)合推出的首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在湖南舉辦,旨在進一步推廣普及“三大球”運動,讓更多青少年喜愛并參與其中,同時調(diào)動各地抓青訓的積極性,形成振興發(fā)展合力。

北京市東城區(qū)史家胡同小學的學生在打籃球。

北京市東城區(qū)史家胡同小學體育部主任張凱表示,“三大球”班級聯(lián)賽應具有一定的對抗性、觀賞性和趣味性。在集體榮譽感驅動下,小球員們會主動組隊訓練,班級同學自發(fā)組建啦啦隊、設計隊徽,有利于營造全員參與的校園體育文化。

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,此次校園體育改革中的“三大球”納入教學、開展班級聯(lián)賽等內(nèi)容,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強健體魄的同時,增強團隊精神和抗挫能力。

除了“三大球”,“體育八條”也要求學校充分利用大課間和課后服務,組織學生開展跳繩、踢毽、跳竹竿等傳統(tǒng)體育項目和飛盤等新興運動,輪換活動不少于10項,將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融入學生的校園生活。

厘清“安全責任”

截至目前,北京、廣東、云南等地已出臺文件,讓“每天一節(jié)體育課”逐漸成為中小學的標配。新舉措落地值得期待之外,安全問題仍然是校園體育活動的重中之重,家校社三方還需協(xié)同發(fā)力,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

一線教育工作者反映,校園體育活動中的安全管理仍是核心痛點。伴隨體育課強度與頻次的提升,學生意外傷害風險同步增加,有學校擔心動輒因學生受傷背上訴訟,并面臨問責。

在北京市西城區(qū)奮斗小學,體育教師與學生一起打籃球。

“體育八條”指出,學校要選優(yōu)配齊體育教師,編制不足的學校可聘用“銀齡”教師和編外兼職體育教師,比如教練員、退役運動員,為學生提供更專業(yè)的指導,也能夠提供安全保障。

受訪專家建議,在強化校園安全保障措施、做好安全教育的同時,應當進一步厘清校園安全責任邊界,明確相關司法裁判標準,讓保護未成年人和維護學校正常秩序相統(tǒng)一。此外,學??梢韵蚣议L公布校園體育活動安排,進一步暢通雙方的溝通渠道。

針對部分學校面臨空間狹小、運動場地不足的現(xiàn)實困境。王玉中等受訪者認為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可探索利用天臺、樓道、墻壁等校內(nèi)空間,打造空中足球場、室內(nèi)攀巖墻等微型運動場地,也支持學校與社區(qū)、公園等社會體育場館簽訂協(xié)議,建立共享機制。

責任編輯:王靜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