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條赤水河,流經云貴川,匯入萬里長江。長征途中,中央紅軍在敵軍圍追堵截中四渡赤水,譜寫了中國革命戰(zhàn)爭史上的一段傳奇。
89年過去,彈指一揮間。如今的赤水河流域,賡續(xù)紅色血脈,保護綠色生態(tài)、發(fā)展特色產業(yè),走出了一條生態(tài)美、產業(yè)興、百姓富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之路。
傳承紅色基因,汲取奮進力量
沿著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古鎮(zhèn)老街,穿過女紅軍街的小巷繼續(xù)前行,便到了紅軍一渡赤水河的土城渡口。雨后的赤水河,微微泛著紅光。
云南省昭通市鎮(zhèn)雄縣赤水河源頭處(2021年9月17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
“今天,我給大家講講我爺爺的故事?!彼亩沙嗨o念館的志愿者講解員何莉對著一群游客說。何莉的爺爺何木林是紅軍戰(zhàn)士。新中國成立后,何木林在習水縣宣講紅軍的故事,一講就是25年。何莉說:“作為紅軍后代,我有責任傳承紅色基因,把紅軍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?!?/p>
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(zhèn)的四渡赤水紀念館(2021年5月2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
土城渡口100多公里外的遵義城,前來瞻仰參觀遵義會議陳列館的游客絡繹不絕。9年多來,陳列館新館年均接待觀眾超過400萬人次,成為弘揚遵義會議精神和長征精神的重要陣地。
游客在遵義會議會址前拍照“打卡”(2024年4月23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李驚亞 攝
新時代新征程上,紅色文化滋養(yǎng)出赤水河流域地區(qū)高質量發(fā)展的不竭動力。
云南威信縣是中央紅軍二渡赤水的決策地。坐落在這里的云南扎西干部學院,開辦以來承接各類培訓班1343期,培訓黨員干部7.5萬人次,促進黨員干部賡續(xù)紅色血脈、錘煉黨性修養(yǎng)。
近年來,威信打造紅軍長征過云南情景體驗館、紅軍川滇黔邊區(qū)游擊縱隊展陳館等紅色歷史展館,讓舊址遺跡成為“教室”,讓文物史料成為“教材”。
云南省威信縣第二小學的學生在扎西會議舊址參觀(2024年10月3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
“依托紅色歷史展館,威信在開展紅色研學實踐活動中,引導學員追憶長征崢嶸歲月,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?!蓖趴h委書記、云南扎西干部學院第一副院長李沅勇說。
威信縣還穩(wěn)步推進“扎西紅色小鎮(zhèn)”擴容提質,推動文旅融合發(fā)展。今年1至10月,全縣接待游客325.73萬人次,實現旅游消費33.66億元,分別同比增長42%和51%。
四川敘永縣是石廂子會議召開的地方。如今,當地積極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,以紅色文化賦能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
“長征中軍民團結一心、勇于開拓的精神,永遠刻在革命老區(qū)的文化血脈里?!弊窳x市長征學學會會長黃先榮說,薪火相傳,生生不息,如今革命老區(qū)大力推動賡續(xù)紅色血脈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同頻共振。
三省協同治理,共護一江清水
一手拎著桶、一手拿著夾子,沿著赤水河撿拾垃圾……初冬時節(jié),在云南省昭通市鎮(zhèn)雄縣赤水源鎮(zhèn)銀廠村,一名老人戴著草帽如往常一樣忙著巡河。
他是75歲的巡河員常呂共。從清理垃圾到勸導人們不在河邊放牛羊,他十多年如一日守護著赤水河。
作為長江上游一級支流,赤水河是眾多珍稀特有魚類的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地。然而,污染和過度捕撈曾導致赤水河一些魚類消失。
鎮(zhèn)雄縣委書記肖順興說,近年來,當地推行“河長制”,明確赤水河流域縣、鄉(xiāng)、村三級河長109人,組建179人的巡河員和河道保潔員隊伍,常態(tài)化開展全流域巡河。同時,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、農業(yè)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修復等工作。
守護好赤水河,離不開云南、貴州、四川三省共同努力。
赤水河經雞鳴三省大峽谷流向四川、貴州兩?。?024年5月23日攝)。新華社發(fā)(董博懷 攝)
如今,云貴川三省為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立法,首創(chuàng)“共同決定+條例”的立法模式,實現區(qū)域立法從“聯動”到“共立”的躍升,昭通、畢節(jié)、遵義、瀘州建立赤水河流域保護治理聯防聯控機制,開啟三省共護赤水河的新局面。
率先實施“十年禁漁”,探索實行橫向生態(tài)補償,全面拆除小水電站,聯合開展保護宣講活動……三省共護赤水河,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協同發(fā)力,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(fā)”。
連接貴州省習水縣和四川省古藺縣的太平渡大橋(2023年6月1日攝)。大橋旁的太平渡渡口為四渡赤水戰(zhàn)役時二渡、四渡的主要渡口。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
日前,科研機構又在赤水河昭通段監(jiān)測到消失多年的倫氏孟加拉鯪和花?兩種珍稀魚類,其中倫氏孟加拉鯪為近20年來首次發(fā)現。
近年來,赤水河干流水質穩(wěn)定保持為Ⅱ類,流域保護治理成效明顯。監(jiān)測顯示,鰻鱺等消失多年的魚類在赤水河重現,胭脂魚、紅唇薄鰍等魚類發(fā)現頻率持續(xù)提高。
四川與貴州交界處的赤水河(2023年6月1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
漫步赤水河畔,只見青山連綿、綠樹成蔭,河水蜿蜒流向遠方。水鳥出沒、魚翔淺底,渾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。
立足資源稟賦,推動產業(yè)振興
貴州遵義市茅臺鎮(zhèn),赤水河畔美酒飄香。
悠揚的樂曲響起,今年10月11日,茅臺集團舉行“茅臺酒節(jié)”,茅臺工藝互動體驗和非遺集市吸引了大量觀眾和消費者。
近年來,遵義市著力將赤水河谷打造成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(yè)核心區(qū)和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。赤水河沿岸分布著茅臺、郎酒等白酒龍頭企業(yè),形成了龐大的白酒產業(yè)集群。
四川古藺郎酒廠的工人在釀造車間工作(2024年10月15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
不僅白酒產業(yè),赤水河流域其他特色產業(yè)也蓬勃發(fā)展。
殺青、破篾、編織……在遵義赤水市大同鎮(zhèn),一根普通的竹子,在“赤水竹編”傳承人、產業(yè)帶頭人楊昌芹手中,經過20多道工序變成花瓶、茶壺等精美的竹編藝術品,價值可達幾百元甚至上萬元。
當地群眾在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(zhèn)極竹堂非遺竹編產學研基地編制竹編產品(2024年9月15日攝)。新華社發(fā)(王長育 攝)
赤水市擁有連片竹林130余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82.5%。當地圍繞竹子做“文章”,產品遠銷海內外,2023年全市竹產業(yè)總產值達81.3億元。“赤水人的衣、食、住、行,處處有‘竹’跡。”楊昌芹說,“現在,‘小竹子’已經變成鄉(xiāng)村振興‘大產業(yè)’?!?/p>
四川敘永縣圍繞赤水河流域發(fā)展特色經濟林果產業(yè),目前甜橙、桃子、鳳凰李等特色水果種植面積超過11萬畝,年產量超8萬噸,年產值達4.5億元。
在云南威信縣水田鎮(zhèn)龍洞村灣頭村民小組,獨特的自然峽谷風光吸引了不少游客。這個曾經貧窮閉塞的小山村,在脫貧攻堅中著力打造“崖上石寨”旅游項目,改變了山村的命運。
“以前‘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’,交通全靠人背馬馱?,F在路通了,我們把閑置的房屋做成民宿、酒吧、咖啡廳,吃上了‘旅游飯’?!贝迕襦嵶嬷艺f。
在云南省威信縣水田鎮(zhèn)龍洞村灣頭村民小組,村民在自家的咖啡館里制作咖啡(2024年10月3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
水田鎮(zhèn)黨委書記王靈介紹,以前影響群眾出行的“大山”變成了群眾穩(wěn)定增收的“靠山”。去年龍洞村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,近兩年村集體收入逾50萬元,全村分紅34萬余元。
如今的赤水河畔,產業(yè)崛起、百業(yè)興旺,人民安居樂業(yè),煥發(fā)勃勃生機。
文字記者:伍曉陽、林碧鋒、李驚亞
視頻記者:林碧鋒、熊軒昂、尹恒、劉勤兵、周宣妮
海報設計:李夢帆
統(tǒng)籌:劉羊旸、魯金博、何雨欣、王文源